近期,美国一位高层军官再度发出强硬的言论。这位将领名叫克里斯托弗·多纳休,他不仅是美国驻欧洲和非洲陆军的司令,同时也肩负着北约陆军司令的职责。他在公开场合中明确表示,北约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计划,若真与俄罗斯爆发冲突,北约将会在“史无前例的时间内”攻占加里宁格勒。那么,加里宁格勒究竟是什么地方呢?简言之,它是位于波兰与立陶宛之间的一个俄罗斯飞地,具有非常敏感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。该地区驻扎着俄罗斯军队,并长期部署有导弹和核武器。对此威胁,俄罗斯迅速反击中金财富,表露明确立场:任何试图攻击加里宁格勒的举动,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并可能引发核战争。
乍一看,美方的表态似乎非常强硬,但如果仔细分析,我们会发现其中实际上颇有技巧。多纳休发言时的前提条件是,“在俄罗斯与北约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”,才会考虑派兵占领加里宁格勒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条件明确是针对与北约之间的冲突,而非与乌克兰的冲突。换言之,只要俄罗斯不对北约国家发动攻势,北约就不太可能因为乌克兰的局势动用其军队。这实际上是向普京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:北约的红线并不在乌克兰,而是在自身的安全之上。
展开剩余66%这一分析并非凭空猜测,回顾过去三年的乌克兰局势便不难理解。尽管乌克兰在战争中不断求援,北约始终没有派兵出面援助。相反,现在美军高层将领却在强调,万一局势失控,我们会优先攻击俄罗斯的飞地,加里宁格勒。然而,话中仍旧隐含着一个前提——必须是俄罗斯先发动对北约的攻击,他们才会出手。这种微妙的语境让人不禁思考,如果你是普京,你会是感到更加紧张,亦或莫名放松?
对乌克兰而言,这些言论实际上传递了一个极其不利的信号。北约已然明确其底线在于自身安全,而非协助乌克兰。换句话说,俄罗斯可以在乌克兰继续展开军事行动,但只要不侵犯北约任何成员国,双方便可保持相对的“和平”,这使得乌克兰面临日益孤立的困境。这或许也是泽连斯基近期焦虑的原因之一。他四处呼吁西方加强军事支持,并要求北约成员国加大对抗力度,然而北约却始终选择不直接介入。
目前的局势清晰可见,北约并不希望直接与俄罗斯展开战斗。虽然可以提供武器与情报支持,北约仍然对此事谨慎行事,拒绝派遣部队。这种态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几次试探,而是一条非常清晰的红线。多纳休的发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根本逻辑: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,北约并没有义务为其进行军事干预;而面对拥有核武器的俄罗斯,真正的正面对抗带来的后果将无人承担。因此中金财富,美军虽口头上显得强硬,实际行动却保持了极为谨慎的态度。
他们甚至已经开始为“战争真的爆发”这一天做准备。其战略思路是,若与俄罗斯开战,北约军队会选择快速攻占加里宁格勒,以获取战略主动权,避免进入乌克兰与俄军抗衡。根据美军司令的表述,北约宁愿选择针对俄罗斯展开行动,也不愿为了乌克兰而直接出兵。
但关键在于,这场战争真能打得起来吗?北约是否真的敢于采取行动?这便是另一回事。一旦北约真的对加里宁格勒发动攻击,无疑将会招致俄罗斯的核威慑反击,这将使整个欧洲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。
因此,尽管表面上的口水战显得异常激烈,但背后反映的核心逻辑是,北约并不愿意将乌克兰战争扩大为一场欧俄之间的全面战争。他们最担心的,依然是战争波及到自身安全。从俄罗斯的角度看,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鼓励:只要不侵略北约的成员国,北约也不会出兵相助于乌克兰。那么,乌克兰该如何自处?他们只能继续依靠自身力量,艰难维持现状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